新聞詳情
曾侯乙編鐘編磬生產廠家淺談曾侯乙薈萃重器、集納編鐘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
發(fā)布時間:2024-06-03
曾侯乙薈萃重器、集納編鐘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
為什么名不見經傳的曾侯乙,要把不同國家、不同時期、不同制式的六套編鐘按照音律集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一套前無古人的禮樂重器呢?這還要從曾侯乙的身份、家族和音樂素養(yǎng)講起。
曾侯乙編鐘編磬生產廠家介紹到曾侯乙,生前為曾國的國君,其墓中遺骸經碳14測定,死時年齡在42至45歲之間(圖10)。從镈鐘銘文上曾、楚兩國的關系判斷,曾侯乙當國君的時間大致在戰(zhàn)國早期中段。
曾侯乙墓出土了包括大型編鐘、編磬、建鼓、手鼓、扁鼓、懸鼓、瑟、笙、筑、二十五弦琴、十弦琴、竹篪、排蕭等100多件樂器,還有21位妙齡女子作為演奏者陪葬。這就使曾侯乙墓成為先秦時期音樂文化的珍奇寶庫,成為一座音樂的殿堂。由此可見,曾侯乙是戰(zhàn)國時期一位終生酷愛金石樂和管弦樂的音樂家。
從近年來出土的文物看,小小的曾國似乎有著制作大型編鐘的文化傳統(tǒng),曾國的幾代國君幾乎都用規(guī)模龐大的編鐘來陪葬。近年來發(fā)掘曾國貴族墓地發(fā)現(xiàn)青銅禮樂器近600件,其中不同組合的編鐘竟有近百件之多,包括曾公求編鐘34件、曾侯寶編鐘被盜后尚存15件、曾侯得編鐘20件、曾侯寶夫人羋(mǐ,音米)加編鐘被盜后尚存19件。這種貴族死后以眾多編鐘陪葬的享受方式,對曾侯乙一定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曾侯乙編鐘編磬生產廠家介紹到曾侯乙在打造這件舉世無雙的編鐘時,并非把六套列國編鐘簡單、機械地拼湊起來,而是嚴格按照當時的音律,通過自己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把65件樂鐘有機的薈萃、集納、組合為一體。這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調動了高度的知識、智慧和能力,運用了當時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流程,完成了古代諸侯國罕見的一項重大系統(tǒng)工程。